平安夜,我花了100分鐘餵孩子吃藥,溫和而堅定,我為自己驕傲 💪
當時我發了一篇臉書文,為自己打氣著。可惜,餵藥這個動作不是『一場』演出,它是每餐飯後都要進行的拉扯,(外加宵夜)。每天四次都要面對情緒漩渦,我相信身經百戰的演員也會對這樣的慈母演出感到痛苦 🫠
『我真的很害怕吃藥』的台詞重複一遍又一遍,伴隨吶喊哭泣閃躲,以及狂咳!甚至因為情緒過於激動嘔吐。啊啊啊啊~~那好不容易餵進去的藥啊!!!!
威脅:『你不吃藥,會去醫院打點滴喔!』
利誘:『吃完藥可以吃糖喔!』
說到痛點:『我要打給學校老師喔!』
拿最珍貴的東西交換:『這樣生病就得取消去高雄玩的行程喔!』
所有方法都用盡了,可惜,藥量有五種就需要五次20分鐘的拉扯。甚至在最後我都自我懷疑,這樣的耐心是不是反而讓她每天都需要花400分鐘在情緒黑洞,是否真的要像小時候被暴力威脅才可以花10分鐘吃完藥其他90分鐘安撫。一次次撥開先生的手,讓先生去冷靜,一次次提醒先生『別嫁接孩子的情緒』,是否才讓孩子更暴躁張揚?
那天,孩子說她寧願不去高雄玩也不吃藥,讓我好灰心好質疑自己。
整整兩週夜咳後,試了中藥(她願意吃,但換了兩三次藥都不見效),跑了診所拿抗生素(經歷吃藥風暴),我們送急診,照X光,也面對我們最不想面對的抽血吊點滴,四五個大人控制手腳,想到都心疼不已。
黴漿箘弱陽性,住院。
事已至此,自然後果讓她對醫療行為有全新的認知。吃藥有比較好嗎?還是需要花費力氣,但已經不需要花那麼久的時間了。
健保房,旁邊還有另外兩組家庭。我跟先生輪流換班,我輪夜班,孩子睡覺總是需要媽媽跟他一起擠在病床上才有安全感。一天,聽先生小聲說,旁邊的爸爸會打小孩,還有點困惑,對方的聲音很有質感口條很好,聽起來能夠抽離情緒啊,是不是先生誤會了?
某天白天,換我顧整天,親耳聽到旁邊病床說『再哭!我們就去廁所』。那廁所關門後的隔音很好,隔掉了各種介入,隔不掉我心裡的聲音,我能做什麼?
🌟大人要先被接住,才有翻轉下一代的可能。🌟
我一直知道這件事,也很努力在表達教育現場,讓大人們梳理自己的情緒,讓學員們理解小時候的事是因為沒學過接住情緒。
但當時的我,若貿然的敲了廁所的門,是否會換來大人羞恥的感受,會不會讓小孩更不好過?
我相信小孩都是知道的,孩子也曾稍稍聊到同學家庭的教養方式,每每聊到類似話題,她都會特別珍惜的緊抱住我,希望我可以再去他們學校當『黃黃老師』。
這一次podcast『孩子喜歡跟我喝好幾杯』,有跟心理諮商師妹妹聊到整個住院過程,也聊到了接住大人,才有機會接住孩子的話題。
我們提醒了『抽離』跟『同理』。
抽離孩子的情緒風暴,同理孩子還在體驗生命有各種辛苦,這兩者是有可能在同一個人身上發生的,只是要學會切換。
抽離心可以讓你呈現堅定的那個面貌,同理心可以讓你溫柔地面對他人。
文字上寫出來都很輕鬆,最困難的要『呈現』那個狀態的自己。所以才需要學習『情緒』。
用表演課的訓練方法學習理解情緒,用表達課程來學習『把自己的狀況講出來』,才能慢慢地化開那個曾經被關在廁所的回憶。
除了podcast,我還因緣際會地錄了孩子抗拒去看牙的影片。陪伴孩子的過程,我可以一步一步更靠近我的教學,更實在的理解,在教養現場哭鬧風暴的狀況下,父母怎麼當自己想當的那種父母。
或許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學演技,演好自己這個角色,不是嗎?
在這段生病的過程中,我看到爆炸易怒厭世嘮叨的她,完全不同於以往的靈動開朗。我覺得我搜集到關於她的另一個資料庫,我是好奇也是感恩的,因為我想當很了解孩子的媽媽。未來她再出現那種嘮叨狀態,我會著手觀察,是生活的那個環節讓她出現這個樣貌。
謝謝老天爺,我們一家平安健康,而且學習到新的經驗,面對孩子的不同面向,面對近距離觀察不同家庭,我學到謙卑且感謝,我們擁有彼此。
面對孩子哭著說我做不到,我能做的,是用各種認知來面對他。
圖:陪睡美人
⭔ 親子成長營 <-報名請點
*表達教育創辦人X脫口秀演員,黃小胖
*表達教育講師X心理師,強強
*戲劇遊戲+演說指導+舞台體驗+心靈交流
*一梯次只接受5組家人,充分享受愛的表達時光
*學會互相聆聽、包容與給予愛的表達方法
2023年終優惠倒數,只到2024/01/07❗❗
貼心連結,點按班名就可以跳過去囉~
🙋♀️報名勇敢初階班
🙋報名有感表達主題班
🙋♂️報名觀點進階班
🙋♀️報名幽默高階班
⭔ 近期課程資訊
2/20-3/05(二) 9:00-16:00 勇敢初階班
2/24-3/30(六) 14:00-17:00 勇敢初階班
2/25-3/31(日) 14:00-17:00 勇敢初階班
努力出產影片中,小胖的YouTube頻道幫小胖追蹤訂閱開啟小鈴鐺🔔
如果小胖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,可以來Line@給小胖一些回饋,
或是請小胖喝杯咖啡(便利商店或咖啡廳的都可以)(喂~)(抖內連結在這裡)
小胖會努力出產專欄文章,記得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身邊需要的朋友💛
Comments